理论文章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提出持久战的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对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中坚力量,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持久战的方针丰富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理论,人民战争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单元

抗战灯塔 《论持久战》的发表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是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政治指导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方针,并最终成为指导全民族抗战的正确方略,指引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

第二单元

放手发动群众
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

敢不敢动员人民、武装人民、依靠人民,能不能充分激发蕴含在广大军民中的最深厚伟力,是决定抗日战争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以“敌进我进”的超常胆略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阔的敌后战场充分发挥中国地广人众的战略优势及人民战争的威力,为构建持久抗战的大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单元

人民战争的伟大壮举

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大力发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开展多种形式的武装斗争,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的歼敌方法,使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交通破袭战、民兵联防等得到蓬勃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第四单元

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根据地的经济条件日趋恶化,中共中央提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口号,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长期独立坚持敌后抗战。从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使全党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加强自身建设,锤炼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五单元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诱降为主的方针。国民党实行“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制造了晋西事变和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六单元

敌后抗战 举世瞩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实行人民战争,坚持持久战,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不但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而且歼灭大量日伪军有生力量,发挥了独当一面的战略作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瞩目,许多西方记者、国际友人、爱国华侨、民主人士,乃至国民党将领都先后来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

纪录片

华北抗战

详情
纪录片

延安灯塔

详情
纪录片

BTV《档案》: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

《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以《档案》栏目特有的讲述视角和独特的呈现方式,对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取得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政权、加强根据地民主民生建设、激发全民族爱国热情、团结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一系列历史功绩,作了一次全面、细致、深入地阐述。